2025年中國儲能電芯產業鏈圖譜及投資布局分析(附產業鏈全景圖)
中商情報網訊:儲能電芯,即儲能電池的電極組件,是儲能電池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儲存電能并在需要時提供電能。2025年以來,海外儲能需求爆發式增長,令國內儲能電芯企業訂單激增。
一、產業鏈
儲能電芯產業鏈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生產設備包括涂布機、攪拌機等;中游為儲能電芯制造,隨后封裝集成制成電池組、儲能系統集成;下游為終端應用,儲能電池應用領域廣泛,包括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正極材料
(1)出貨量
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近年來,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出貨量快速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前景與市場趨勢洞察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335萬噸,同比增長35%。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將超過400萬噸。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重點企業分析
國內正極材料企業已具備全球競爭力,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磷酸鐵鋰材料重點企業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納米、萬潤能源、融通高科等,三元材料重點企業包括容百科技、天津巴莫、廈鎢新能、南通瑞翔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負極材料
(1)出貨量
受益于國內外新能源汽車等終端市場增長拉動,我國鋰電池相關行業發展快速,負極材料市場需求增大。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出貨量208萬噸,同比增長26%。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出貨量將進一步增長至241萬噸。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企業產量排行
2025年上半年,杉杉科技在人造石墨領域表現搶眼,出貨量穩居行業前列,占負極行業總出貨量的21%。貝特瑞排名第二,人造石墨出貨量保持強勁勢頭。其次分別為中科星城、尚太科技、凱金新能源、璞泰來、東島新能源、浙江碳一、翔豐華、河北坤天。
資料來源:SMM、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電解液
(1)出貨量
電解液在鋰電池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離子的作用,是鋰離子電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等優點的保證。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解液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電解液市場出貨量147萬噸,同比增長32%。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出貨量將達167萬噸。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重點企業分析
隨著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的蓬勃發展,電解液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材料之一,其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電解液企業紛紛在華東、華南等地區擴建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具體如圖所示: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隔膜
(1)出貨量
近年來,中國隔膜企業全球供應能力不斷提高,鋰電池隔膜出貨量大幅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鋰電池隔膜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鋰電隔膜出貨量223億平米,同比增長30%,其中濕法隔膜出貨173億平米,干法隔膜出貨50億平米。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出貨量將達267萬噸。
數據來源:GGII、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出貨量排名
從企業來看,2024年上海恩捷以接近70億平米的出貨量排名行業第一,但是其市場份額相對2023年有所下降。星源材質以40億平米的出貨量排名行業第二。2024年出貨量前十企業中還包括河北金力、中材科技、惠強新材、中興新材、江蘇厚生、藍科途、璞泰來卓勤和北星新材。
資料來源:EVTank、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全球出貨量
得益于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及各國電力系統的建設需求,全球儲能電芯出貨量快速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鋰離子電芯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量超320GWh。2025年上半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規模達到240.21GWh,同比增加106.1%。
數據來源:InfoLink Consulting、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國儲能電芯出貨量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鋰離子電芯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在全球市場占比超過93%,中國儲能電芯出貨量達301GWh。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出儲能電芯貨量將達387GWh,到2030年將超過800GWh。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市場結構
目前,全球儲能電芯市場以大儲電芯為主。2025年上半年,全球大儲電芯出貨量達到218.57GWh,占整體市場的91%。小儲電芯出貨量達到21.64GWh,占整體市場的9%。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競爭格局
全球儲能電芯市場集中度持續保持高位,2025年上半年,前十企業市場份額總和達91.2%。其中,寧德時代排名第一。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企業潛力排行
當前行業處于供需反轉與技術躍遷雙重驅動階段:海外需求爆發與國內政策刺激推動市場從過剩轉為緊缺,頭部企業產能利用率超90%且訂單排期延長;技術迭代加速,314Ah電芯成為主流,500Ah+大電芯量產競賽開啟,推動系統成本下降25%以上;中國企業全球份額突破75%,前十強壟斷格局固化,未來競爭聚焦全球化產能布局、鈉電/固態等新技術突破及長時儲能場景適配。風險在于產能擴張后可能再度過剩、原材料價格波動及海外政策不確定性,企業需平衡短期擴產與長期技術投入以維持優勢。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6.相關上市企業分析
目前,A股上市儲能電芯相關企業中,廣東省分布最多,共16家。江蘇省和浙江省分別有6家和5家,排名第二第三。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7.企業熱力分布圖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累計裝機情況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化學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累計投運電站1473座、總裝機62.13GW/141.37GWh。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國內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將繼續增長,達到62.5GW/163.7GWh。
數據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項目應用場景
截至2024年底,電網側、電源側、用戶側電化學儲能裝機占比分別為57.01%、41.22%、1.77%,主要應用場景為獨立儲能和新能源配儲,合計占比95%。
數據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