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沒有漲價,核心供應商仍以中國企業居多
關鍵詞: 蘋果秋季發布會 iPhone 17系列 蘋果供應鏈 關稅影響 中美關系對蘋果的影響
國際電子商情訊,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萬眾期待的蘋果秋季發布會如期舉行。本次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AirPods Pro 3、三款Apple Watch,以及四款iPhone 17系列——包括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新機的起售價分別為5999元、7999元、8999元和9999元。
截圖為iPhone 17 Pro系列
iPhone 17系列沒有漲價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版iPhone主要來自印度制造,上月美國政府針對印度加征50%關稅,業內分析師預估美版iPhone可能會漲價50美元。
實際上,iPhone 17基礎版取消了128GB容量版,新款的存儲從256GB起步,起售價與去年iPhone 16 128GB一樣;iPhone 17 Pro也取消了128GB容量版,iPhone 17 Pro/Pro Max 256GB版的價格與去年iPhone 16 Pro/Pro Max 256GB價格相同。
此前,業內分析師猜測,蘋果可能會通過增加起售機型的存儲容量,并同步漲價的策略絲滑地轉嫁關稅成本。但現在看來,蘋果公司并未直接粗暴地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對此,IDC設備與消費者研究部門負責人湯姆·梅內利點評稱,“蘋果正在利用自身規模,努力把價格維持在現有水平。我認為,蘋果和大多數科技廠商一樣,非常清楚地認識到,關稅將會影響消費者今年下半年的消費能力,尤其是美國。所以,他們會堅持價格不變,盡量讓人們能夠在今年底之前以去年的同樣價格完成升級。”
iPhone 17主力供應商仍以中國為主
眾所周知,如今,銷往美國市場的iPhone 17主要由印度工廠生產和組裝,中國大陸的產區將繼續作為中國、日本、歐洲等主要市場的核心出貨地。
根據Canalys的報告,2025年上半年,印度生產的iPhone數量達到了2390萬臺,同比猛增了53%。而蘋果去年在全球出貨了2.26億部手機,由此可見iPhone的產能大頭仍由中國大陸產區貢獻。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雖然印度的人工成本相比中國大陸更加便宜,但是由于許多關鍵零件仍然必須進口,目前在印度制造手機的成本,仍比中國高出5%-8%,有時甚至是10%。當然,印度蘋果生產基地也在逐年進步,從早期的良率只有50%,到如今良品率已經超過80%。同時,蘋果新品的生產時間也與中國大陸同步。
表1:在印度建廠的蘋果供供應商名單
不是印度蘋果基地發展太慢,而是中國大陸的產業鏈太完整。蘋果公司在2024年4月公布的蘋果供應鏈名單顯示,蘋果在全球共有187家核心供應商,其中有91家來自中國(僅中國大陸地區就有51家)。另一方面,187家核心供應商中,有近90%都有在中國設廠。
而隨著中美兩國關系撲朔迷離,蘋果公司面臨巨大的供應鏈壓力。這也是近年來該公司頻頻將產能外遷的主要原因,就目前的情況看,無論是印度還是越南,當前這兩國的產能仍不能與中國匹敵。
對蘋果而言,供應鏈重構的本質是場與時間的賽跑。既要滿足美國政策要求,又要避免失去中國這個核心市場。未來幾年,將是決定蘋果能否維持“全球供應鏈之王”地位的關鍵窗口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