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6月舉行的RISC-V歐洲峰會上,我們注意到行業對RISC-V作為開放標準的定位進行了進一步的強化。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包云崗博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過去幾年,人們在給RISC-V加定語時往往把“開放”和“開源”混為一談,有人說開放指令集,有人說開源指令集,造成了一些概念上的混淆。而在此次峰會上,產業基本形成了一種共識,在未來宣傳口徑上強調“RISC-V是一種開放標準,而非開源實現”。他認為這個概念的澄清很重要,甚至可以避免一些地緣政治上的誤判。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開放”和“開源”之間的異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