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Q25 全球晶圓代工營收季增 14.6% ,臺積電市占率突破 70%
關鍵詞: 2025年2Q晶圓代工行業 增長動力 3Q預期 臺積電業績 三星業績 中芯國際業績 二線代工廠表現
據TrendForce 集邦咨詢發布最新行業調查數據顯示,2025 年第二季度(以下簡稱 “2Q25”),全球晶圓代工行業迎來顯著增長,主要受中國市場消費補貼帶動的提前備貨潮,以及下半年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 / PC、服務器等新品需求的提前拉動,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和產品出貨量均大幅提升,最終推動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總營收突破 417 億美元,環比增長 14.6%,創下歷史新高。
2Q25 增長動力明確,3Q25 預期持續向好
從增長原因來看,2Q25 的行業熱度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中國市場通過消費補貼刺激需求,不少企業為抓住政策紅利提前備貨,帶動晶圓訂單增加;另一方面,下半年即將上市的智能手機、筆電 / PC、服務器新品,其核心芯片的生產需求已提前釋放,間接推高了晶圓代工的出貨量和產能利用率。
對于 2025 年第三季度(以下簡稱 “3Q25”),集邦咨詢也給出了樂觀預期:屆時行業增長將主要依靠新品的季節性拉貨 —— 先進制程領域會迎來新一代主芯片的訂單高峰,這類高價晶圓將直接帶動行業營收提升;同時成熟制程也會獲得周邊 IC 訂單的支撐,整體產能利用率預計比 2Q25 進一步提高,最終推動行業營收繼續實現環比增長。
前十大代工廠表現分化
從 2Q25 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的具體營收表現來看,行業頭部效應顯著,不同企業因訂單結構、產能情況差異,業績呈現出不同走勢。
臺積電(TSMC)作為行業龍頭,2Q25 的表現尤為亮眼。隨著主要手機客戶正式進入新機備貨階段,加上筆記本電腦 / PC、AI GPU 新平臺開始批量出貨,臺積電的晶圓總出貨量和平均售價(ASP)雙雙增長。最終其 2Q25 營收達 302.4 億美元,環比增長 18.5%,市占率更是一舉攀升至 70.2%,創下行業罕見的高市占紀錄,龍頭地位進一步穩固。
三星(Samsung)受益于智能手機、Nintendo Switch 2 等新品的備貨周期啟動,三星重點聚焦高價制程晶圓的生產,相關產線的產能利用率小幅提升。2Q25 其營收接近 31.6 億美元,環比增長 9.2%,以 7.3% 的市占率穩居行業第二。
盡管中芯國際(SMIC)在2Q25 仍受益于國際形勢變化及中國市場提前備貨的訂單支撐,晶圓出貨量實現環比增長,但受部分晶圓出貨延遲、平均售價(ASP)下滑的影響,其營收反而環比減少 1.7%,降至 22.1 億美元左右,市占率也微降至 5.1%,不過仍維持行業第三的排名。
聯電(UMC)憑借晶圓出貨量和平均售價(ASP)的雙重增長,2Q25 營收達 19 億美元,環比增長 8.2%,市占率 4.4%,位列第四。
格芯(GlobalFoundries)因客戶在 2Q25 啟動下半年新品備貨,其晶圓出貨量環比增加,平均售價(ASP)也略有改善,最終營收環比增長 6.5%,接近 16.9 億美元,以 3.9% 的市占率排名第五。
除了頭部五家廠商,2Q25 全球二線晶圓代工廠(Tier 2)的表現也有所回暖,核心驅動力來自中國市場消費補貼和 IC 國產替代趨勢,不少企業憑借周邊 IC 訂單實現出貨改善。
華虹集團(HuaHong Group)旗下華虹宏力(HHGrace)受產能利用率上升、晶圓總出貨量環比增長的帶動,盡管部分增長被平均售價(ASP)小幅下滑抵消,營收仍實現 4.6% 的環比增長;疊加合并上海華力(HLMC)等業務后,集團整體營收環比增長 5%,達 10.6 億美元,市占率約 2.5%,維持行業第六。
世界先進(Vanguard)與聯電類似,依靠晶圓出貨量和平均售價(ASP)的雙增長,2Q25 營收接近 3.8 億美元,環比增長 4.3%,排名第七。
高塔半導體(Tower)因客戶重啟下半年新品備貨,其 2Q25 產能利用率有所改善,營收環比增長 3.9%,達 3.7 億美元,保持行業第八。
合肥晶合(Nexchip)受益于中國市場消費補貼紅利,以及部分客戶增加下半年新品周邊 IC 訂單,不過受晶圓代工價格偏低的因素抵消,最終 2Q25 營收達 3.6 億美元,環比增長近 3%,位列第九。
力積電(PSMC)在2Q25 晶圓出貨量環比增長,但部分增長被平均售價(ASP)微幅下滑抵消,最終營收環比增長 5.4%,達 3.5 億美元,市占率排名第十。
整體來看,2Q25 全球晶圓代工行業呈現 “頭部領跑、二線回暖” 的格局,而隨著 3Q25 新品需求進一步釋放,行業增長態勢有望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