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美關稅威脅,韓國政府計劃2026年將半導體材料進口關稅降為0
關鍵詞: 韓國半導體關稅計劃 美國關稅威脅 半導體材料關稅 韓國半導體競爭力 產業支持政策
韓國政府正在推進一項計劃,計劃2026年將用于半導體晶圓生產的主要進口材料的關稅降至0%。此舉正值美國警告將對韓國半導體征收100%的商品關稅之際。韓國政府計劃通過降低用于晶圓生產的進口材料的關稅,增強韓國國內半導體的成本競爭力。
據報道,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計劃與稅務機關企劃財政部就對坩堝、碳復合材料(CCM)、砂輪等共計8種半導體晶圓制造設備用材料實施配額關稅進行磋商。此項決定將稅收優惠范圍擴大至除原先適用配額關稅的石英玻璃基板以外的半導體晶圓材料。
韓國政府此舉源于國內半導體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盡管SK海力士等大型企業目前乘著人工智能(AI)浪潮創下了創紀錄的業績,但專家們認為,如果深入分析,情況遠非令人放心。一位韓國企業高層人士表示:“當前的半導體上升周期得益于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大規模的設備投資。”他還補充道:“像OpenAI這樣的公司,利潤隨時可能下滑,而且隨著擁有先進技術的中國加入存儲供應競爭,明年的經營狀況難以保證。”
半導體市場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也是韓國政府尋求降低關稅的主要原因。繼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個月警告將對半導體產品征收約100%的關稅后,美國商務部最近加大施壓,威脅要撤銷授予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中國子公司的“驗證最終用戶(VEU)”資格。這可能會迫使韓國企業只能在中國生產傳統的存儲半導體產品。
行業分析師估計,關稅降低帶來的效應將達到數千億韓元。
然而,專家們一致認為,政府需要更大膽的產業支持。今年4月,韓國政府通過追加預算提案宣布,將把半導體綜合扶持計劃的規模從去年的26萬億韓元增加到33萬億韓元,但政府的直接財政支持還不到這一數額的一半。《半導體特別法》仍在國會審議,該法案包含諸如每周52小時工作制豁免和補貼發放等產業扶持措施。(校對/趙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