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有2大100%自主芯片指令集,不用依賴國外了?
說起芯片指令集,大家肯定會提X86、ARM、RISC-V、MIPS、Alpha這些,因為這些指令集,目前國產CPU都有在用。
但大家可能并不清楚,這些指令集都是國外的,所以一直以來,大家都希望能夠有100%自研的自主指令集,這樣我們就不用依賴國外了。
當然,也許很多人對指令集、微架構等搞不清楚,那我再解釋一下。
指令集是CPU與操作系統之間的翻譯官,程序被執行前要翻譯成CPU理解的語言,這個就是指令集,像X86、ARM這些就是指令集。
在CPU中有一種微架構,那是指CPU的基本組成單元,也稱之為核心,類似于ARM推出的Cortex-A78這些才是是微架構,與指令集是不一樣的。
那么國內真的沒有自主指令集么?其實并不是的,指令集的技術難度并不高,目前國內已經有兩大完全自主的指令集,并不是大家認為的沒有。
第一個是申威CPU用使用的SW64。申威在早期獲得了Alpha指令集的授權,使用的是Alpha指令集,但后來申威推出了100%自研的SW64指令集,放棄了原有的Alpha指令集。
第二個是龍芯,龍芯最早期是獲得了MIPS的授權,后來又在MIPS的基礎上擴展形成了LoongISA,但到最近發布的3A5000后,龍芯放棄了MIPS指令集和LoongISA指令集,采用了100%自研的LoongArch指令集。
但很明顯,由于目前PC領域的主流指令集是X86,因為它與windows是匹配的,而移動芯片的主流指令集是ARM,它是與安卓對應的。
所以就算國內已經有兩大完全自主的指令集SW64和LoongArch,但由于龍芯、申威都不是當前主流芯片,所以我們還是無法擺脫對國外指令集的依賴。
可見指令集的技術難度沒有想象中的高,與指令集對應的操作系統才是關鍵,而操作系統本身也并不難,難的是操作系統背后的生態,這些是一環套一環的。
